中国移植,输血,免疫遗传分子诊断先行者
以下为近期临床利用当地血站血小板固定捐献者基因数据库解决临床碰到的一个输注无效的典型案例
患者:樊某某 性别:男, 年龄:65岁
病情概况:
患者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1年余,化疗7个周期后,处于完全 缓解状态,近期(约两个多月)未使用化疗等特殊药物,既往化疗期间输注红细胞、血小板以及血浆若干,近半月来血象进行性下降,输注血小板效果差。病人全身岀血点较多,尤以下肢为重。查血小板自身抗体阳性。
血型:
ABO 血型:AB RhD (+)
DS A:A*03:01, B*15:12 ,B*82:01(特异性)
A3, B76,B82(血清型)
2020年2月12日:从现有血小板库筛查。
HLA 分型:A*ll/ A*02s B*13/ B*13
措施:招募献血
供者1: A:03,11 B:40,51
供者2:A:24,66 B:07,49
供者3:A:24,24 B:27,40
供者4:A:01,03 B:15,58
输入过程及效果评估:
1h CCI = 23530/ul >7500/ul 24hCCI = 15200/ul >4500/ul 3. 血小板回收率(PPR)又称为血小板 恢复百分数(%) 1h PPR = 63.7% >30% 24h PPR = 41. 16% >20% |
HLA及HPA 均是复杂的抗原系统,每个捐献者血小板所携带的HLA和HPA抗原种类都可能不同,患者接受血小板输注的次数越多,接触同种异型HLA和HPA抗原的机会也就越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种类和数量也就越多,会引起抗多种HLA和抗HPA抗体产生,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 (PTR)产生。对患者和血小板志愿捐献者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建立已知基因型的血小板捐献者资料库,为患者提供HLA 、HPA和ABO匹配的血小板,可以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发生(减少新的抗体产生) ,提高血小板利用效率,有助于患者病治疗及康复。血小板基因配型输注为当前血小板输注最优的的输注方案。
江苏伟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建立健心医学检验所,并近期即将取得检验所相关资质,2022年会携手临床医院及血站,共同推进对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进行血小板基因配型输注,造福患者,为国内精准输血做出贡献。